全国服务热线:130-111-111

使用智能手机扩大调查视野

日期:2023-06-30 11:15 人气:

使用智能手机扩大调查视野

史克娣陈进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在近年来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犯罪嫌疑人都配备了智能手机。 与传统手机相比,智能手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即所谓的APP。 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留下大量的信息、使用痕迹或者数据内容。 对于侦查人员来说,如果能够主动获取犯罪嫌疑人智能手机上的这些信息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判断,那么这些信息内容将极大拓展侦查人员的侦查思路,推动自侦案件的侦破进程。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追捕犯罪分子,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犯罪分子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尸体、财物、住所以及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搜查。 因此,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立案后,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向其出示搜查令,并及时对其携带的智能手机或者其车辆、住所、办公室内的智能手机进行搜查。 但在检查手机内容时,应尽量避免直接将手机交给犯罪嫌疑人自行操作,以免犯罪嫌疑人趁机毁坏手机。

侦查人员取得手机后,应重点查看分析手机内的各种信息材料、使用轨迹和数据内容,包括通话信息、地址信息、资金信息、交通信息、人际信息、生活信息等。 ,在分析地址信息时,需要注意收集手机系统自带的“常去的地方”、拍照时附在照片上的位置信息、使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时留下的位置标签等功能,使用手机手机、导航软件等留下的历史痕迹,这些信息可以为自查办案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在办理某工程领域贿赂案件时,行贿人和受贿人在供述中均提到案发前正在某城市出差。 。 侦查人员检查了双方的手机导航软件、微信、QQ聊天内容、手机相册等信息,发现有多条信息表明行贿人和行贿当事人确实在境外某城市。某日同一时间同城,存在提前串通表白的可能。 于是侦查人员果断调整侦查方向。 又比如,在分析人际信息时使用智能手机扩大调查视野,可以通过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人际网络、生活圈来扩大侦查范围。 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各种社交应用程序集成了所有者的大量人际信息。 侦查人员在搜查犯罪嫌疑人手机时,不要轻易放开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 一方面,聊天记录中可能保留的与案件相关的内容,可以作为审讯的“弹药”。 另一方面,这些应用上的人际信息可以让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圈子有直观的了解,有助于深入挖掘案件。 例如,在办案实践中,可以利用行贿者的手机重点查看其与相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从而发现“一对多”行贿的情况。 通过受贿者的手机东莞市调查公司 ,我们可以重点查询其与相关商家的联系方式,从而发现“多点对一点”的行贿情况。 在腐败案件中,可以利用犯罪嫌疑人的手机重点检查其与相关同事、财务人员的联系方式,从而找到腐败的同谋。

另外,以下信息也不能忽视:一是备忘录和记事本。 对于一些人来说,手机自带的备忘录或者其他笔记应用就是生活中的小助手。 一些关键信息常常被记录在里面,以免被遗忘。 因此,这些地方保留的信息尤其值得调查人员关注。 第二个是语音备忘录。 语音备忘录中存储的音频信息有时还可以为调查人员提供丰富的情报,因为它是录音时所发生情况的最直接记录。 有时,受贿人和行贿人为了保护自己或其他目的都会秘密录音。

当然,在获取犯罪嫌疑人智能手机信息内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调查过程中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提取、固定证据。 例如,对于最终作为证据的信息,通过拍照的方式提取手机显示屏上的内容,并通过视频记录整个提取过程。 另一个例子是通过笔录等固定证据。

二是查封原始载体。 在提取并固定相关信息内容作为证据后,还需要对电子数据载体智能手机进行封存,避免原始数据遭到破坏,保证证据的完整性。

三要注重保护犯罪嫌疑人的隐私。 笔者认为,在获取、分析、使用犯罪嫌疑人智能手机信息的过程中,应坚持“有利于办案、保护本人隐私”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手机上往往存有大量私人信息,这些私人信息应与案件相关信息区别对待。 及时提取、修复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内容,防止信息损坏、修改或者丢失; 注重保密,严禁通过手机传播犯罪嫌疑人个人隐私。

四是依法恢复手机上被删除的内容。 在办案实践中宁波私人侦查,侦查人员也经常遇到犯罪嫌疑人通过删除案发前手机内容来抗拒侦查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把手机交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会通过专业软件恢复手机数据。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检察院、福建省平潭县人民检察院)